首页   >   省内要闻  >   推荐阅读
坚决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2018-09-26 15:06:12 来源: 吉林日报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就《吉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并在9月20日专门就开展精准脱贫攻坚战开展专题询问。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检查和询问中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高度重视,以此作为监督和鞭策,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工作,坚决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2015年以来,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我省实现了51.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66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从4.9%减少到2017年底的1.3%,总体进展迅速,脱贫成果喜人。目前,我省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城拔寨阶段,到2020年,要完成18.3万贫困人口脱贫、825个贫困村退出、15个贫困县摘帽,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为保证按标准、按时限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是做到“六个抓好”。

  抓好产业扶贫。以农业现代化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培育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在生产上,聚焦贫困地区特色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在经营上,推动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等与贫困村建立长期稳定产销关系,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在产业上,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探索建立与农民特别是贫困户联结更加紧密的利益分配机制。深入推进电商扶贫、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新兴产业发展。

  抓好就业扶贫。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定期举办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或送岗下乡活动,支持和引导企业在乡村建立扶贫车间,加强多种形式公益岗位开发;实施家政和护工服务劳务对接扶贫行动;优化贫困地区创业环境,积极鼓励大学生、农民工、退伍军人等群体到贫困地区创业。

  抓好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交通扶贫行动,加快治理“畅返不畅”农村公路,解决重点屯通“硬化路”问题;加强贫困地区水利基础保障,到2020年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强电网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解决贫困地区“低电压”问题。实施网络扶贫行动,创新“互联网+”扶贫模式。

  抓好生态扶贫。推进生态保护扶贫行动,采取以工代赈、政府购买服务、设立公益岗位等方式,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增加劳务收入。探索推广“合作社+管护+贫困户”天然林、公益林托管模式,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管护。实施贫困地区低产低效林提质增效工程,促进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

  抓好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落实省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方案,重点推进贫困村生活垃圾治理、卫生厕所改造。到2020年,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因地制宜推进贫困地区卫生厕所改造,同步开展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抓好扶贫扶志行动。办好脱贫攻坚“农民夜校”“新时代传习所”,推广“爱心公益超市”等自助式帮扶模式。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作用。深入推进文化扶贫,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开展“农民文化节”“文化下乡”“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