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内要闻  >   推荐阅读
如何辨别地震谣言
2017-07-26 14:43:58 来源: 吉林日报

  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目前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进行研究。但实践表明,目前所观测到的各种可能与地震有关的现象,都呈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

  目前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是:对地震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远远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对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认识,但短临预报成功率还很低。

  日前,网上传播“国家地震局紧急通知,今晚8—10时吉林松原有7—8级地震,公民做好防范准备。2017年7月23日7时30分宣布”的微信谣传,就是一条非常不科学、非常明显的假消息。

  如何辨别地震谣言?首先,要明白地震预报意见发布的正常渠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29条明确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

  其次,地震谣言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非常具体;二是根据外国专家的预报意见;三是震后对地震形势过分渲染,将有更大地震发生。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警情故意扰乱公共秩序,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传播地震谣言将面临处罚。请广大民众不听、不信、不传播谣言。

  地震常识知多少,请关注吉林省地震局微信公众号《吉林地震》,微信号:jilindi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