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内要闻  >   推荐阅读
让残疾人共享全民健身成果
2017-06-30 14:44:23 来源: 吉林日报

  在全省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的彩排现场,欢快的花样跳绳表演赢得阵阵喝彩,现场所有人都被这高超的技艺所折服。但在这精彩演出的背后,视障孩子们克服的困难却是鲜为人知的。为了使小小的跳绳能顺畅地在周身飞舞,视障孩子们需要克服方向、体位、配合、力度等方面的困难……成立于2013年的四平盲校花样跳绳队,当年就在全国获得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在2016年全国盲人花样跳绳大赛中,荣获了1金4银1铜,2项第四名、1项第六名,团体总分第二名的骄人战绩。如今,四平盲校花样跳绳队的技术动作安排难度已经完全达到正常人花样跳绳的技术水平。

  四平盲校花样跳绳队的发展历程和喜人成绩得益于我省残疾人体育工作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殷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省残疾人体育工作以改善残疾人身体素质和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能力为目标,将残疾人体育工作融入大局,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健身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提升了残疾人的健身热情和健康水平。

  在群众体育方面,以实施“残疾人自强健身工程”为主线,大力推动残疾人体育基本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巩固“残健同行”、“三边形式”的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模式和内容,以全国助残日、残疾人健身周、全国特奥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残疾人节日为契机,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残疾人喜爱的体育活动,推动“一地一品”的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开展。依托乡镇(街)、村(社区)、康复站、托养机构、文化大院、福利企事业单位、特教学校等机构建立残疾人文化体育健身活动示范点607个,培训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2100人,为残疾人参与健身活动提供指导和服务,残疾人健身活动日益丰富和活跃。实施“康复体育关爱家庭工程”,根据全省残疾人服务与需求状况专项调查统计,研究分析我省残疾人运动功能需求,制定了《吉林省残疾人康复体育关爱家庭实施方案》。省残联将在“十三五”时期,投入彩票公益金1000万元,为1.7万名不易出户的重度残疾人提供“三进服务”,以满足不同类别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的需求,促进残疾人康复体育、健身体育发展。

  随着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中国残联将发展冬残奥项目列为重中之重。我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突出冰雪特色,积极促进残疾人融入“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行列。2016年,省残联以“助力冬残奥会、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开展“首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冬季群众体育发展。

  在竞技体育方面,我省突出冬季项目特色,以举办残疾人运动会为举措,提高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依托残疾人较为集中的特教学校、盲校、康复中心及体校挂牌了16个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以及利用体育系统场地和技术资源承接特奥、聋奥、残奥集训和组织赛事活动。在2015年第18届冬季听障奥运会上,我省残疾人运动员获得越野滑雪3×10公里男子接力铜牌,这是我国残疾人运动员首次在残疾人冬季奥运会上夺得奖牌。在2016年全国首届残疾人越野滑雪赛上,我省残疾人运动员取得3金1银3铜,排名第三的好成绩。去年新成立的残疾人冰壶队,先后参加了2016年、2017年全国冰壶锦标赛,派出轮椅、男女听障3支队伍参赛,取得优异成绩。

  举办残疾人运动会是选拔运动员的重要举措。2011年我省成功举办第一届残运会,极大地调动了全省体育爱好者参与竞技体育的热情。在第八届全国残运会上,我省参加了8个大项54个小项的比赛,共夺得金牌10枚、银牌7枚、铜牌5枚,创1项全国纪录;在第九届全国残运会上,我省获得金牌3枚、银牌9枚、铜牌5枚。2012年伦敦残奥会,我省有4名运动员入选国家队参赛,获得1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1个第四名和2个第六名,两人破世界纪录,实现了我省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创造了我省奥运参赛史上的最好成绩,为省和国家争得了荣誉。

  即将开幕的全省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既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营造扶残助残社会氛围的生动实践,更是为推动全省残疾人竞技体育持续发展,选拔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备战2019年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和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重要举措。相信在今后的大型赛事上,会有越来越多的吉林残疾人运动员创造新的更高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