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老工业基地加快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关键阶段,省会长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喜讯频传。继今年4月因“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后,长春市的“双创”工作成果和经验模式得到国家认可。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设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公布了包括3大类92个示范基地。其中,长春新区入选区域示范基地,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入选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长春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入选企业示范基地,也是全国农业领域唯一的双创示范基地。
近年来,长春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围绕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目标,通过着力构建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营商环境,重点推进创业创新空间升级、公共服务提升、环境优化、体制机制创新、政府服务效率提升和先行先试示范等六大工程,打造出一批创新创业高地、品牌和制度模式,推动创业热情不断释放,创新水平不断跃升。2016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2.3万户,同比增长18.3%。今年1月至5月,新增市场主体54788户,同比增长15.7%。目前,全市208个“双创”基地总面积已达717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3853户,吸纳就业人员128437人。
下一步,长春市将以长春新区为核心,全面建设国家“双创”综合示范区。重点布局“一心一区多基地”,即在高新区建设长春市“双创”中心,在净月区建设长春市“双创”集聚区,以大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特色产业园区或基地为载体,围绕全市八个重点产业,建设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双创”基地。
全力建设以长春新区为核心的区域示范基地。在长春新区辖内的高新区建设长春市“双创”中心,包括工业发展研究院、“双创”综合网络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双创公共服务大厅等主体项目,以及科技孵化器、动漫学院动漫创业园、林田创客公园等一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创业孵化基地和服务平台,打造长春市“双创”总部基地。
全力建设以吉林大学为核心的高校示范基地。重点打造“一区两园四平台”,即长春新区·吉林大学北湖双创服务功能区,吉林大学科技园、学生创新创业暨互联网+产业集聚园和吉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高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创新创业指导与服务平台、吉林大学创新创业育成孵化平台。
全力建设以长春光机所为主体的科研院所示范基地。重点打造“两园”——创新园区,建设研发科研、综合实验、成果转化、国际合作4大主题区;创业园区,实施“123工程”,打造1个国际化众创空间,建设智能装备制造中心和复合材料制造中心2个中心,构建工程师人才培训、知识产权运营和基金3个平台。
以“四推进”为重点,全力建设以长春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的企业示范基地。推进教学,成立国信农业技师学院,将返乡下乡农民工、大学生等培养成为创新创业的带头人;推进科研,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市场化运营;推进咨询,打造高端科技、高效生态、高智服务和高值产品的咨询服务平台;推进市场运作,搭建一体化服务平台,为双创人员提供高效的展贸流通、数讯服务、区域联动和客户服务。